24小时咨询电话 15194056878

山东润发银杏基地

专业银杏供应商 质量保证,品种齐全
产品中心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新闻动态

银杏树行情

咨询热线 15194056878
山东润发银杏苗木基地
禚经理:15194056878【微信同号】
业务QQ:80094666
网址:www.yinxing.net
邮箱:80094666@qq.com
总部: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

银杏功效与作用

郯城县拥有银杏等古树名木的历史成因

来源:www.yinxing.net 访问量:5726 时间:2016-10-29 00:13:04

        郯城土肥水美,气候宜人,自然地理环境优越。县内发现的旧石器、新石器遗址有40多处, 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。《尚书·禹贡》载:“海岱及淮惟徐州。淮沂其义,蒙羽其艺”,由此可知地处沂沭河流域羽山一带的郯城,早在上古时期就已开始垦殖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,逾越数千年开发自然的历史,是郯城今天能够拥有众多古树名木的基本原因。

   郯城县树种资源丰富,共有106种,分属35个科。主要用材林有加杨、毛白杨、刺槐、旱柳、白榆、泡桐、臭椿、国槐、苦楝、枫杨、法桐、 楸、黑松、侧柏等。经济树种有银杏、板栗、苹果、 樱桃、柿、梨、桃、杏、山楂、核桃、葡萄、桑、 茶等。栽培灌木有棉槐、杞柳、蜡条等。引进树种有大关杨、太青杨、健杨、水杉、雪松、落叶杉、 兰考桐、池柏、杜仲、乌桕、油橄榄等。古树名木的历史形成,以人工栽培为主,自然野生的所占比例很小。

   郯城古树名木类别虽多,但以古银杏单株数量多,古银杏林面积大为突出特点。郯城以银杏之乡闻名于世。银杏,又名白果树、公孙树,古称鸭脚,是裸子植物门银杏纲(目)中繁衍至今的唯一生存种,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。新生代第四纪,由于冰川侵袭,地球上银杏类植物濒于灭绝,仅存于中国少数地区,成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。英国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载:“银杏原产中国,被称为活化石。”因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,故有“植物界的熊猫”之称。

   郯城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银杏产区之一,银杏栽培历史悠久。据史料考证,郯城县银杏栽培最迟不晚于北魏时期。新村银杏古梅园内现存一 株古银杏,为国内树龄最长的银杏雄树,有“老神树”之称,为北魏正光年间所植。据《释氏上人传》 记载:“正光辛丑(公元521年),有上人洎京师(洛阳)挂搭,坚苦服食至东徐沂左一丘。其阜隆水襄,乃形胜也。心乐之,卓锡口口,庵名崇福, 旋复命广福。……(上人)手植鸭脚二于庵比。一枯,一藩茂焉。今婆娑扶摇者,上人所植也。” 这里所说的“沂左一丘”即是银杏古梅园所处的沂河东岸高地,名日“红石崖”,上人所建广福寺, 后世亦名官竹寺。据《北窗琐记》载,该树为郯子亲手栽。乾隆间《重修官竹寺记》云:“官竹寺, 即旧名广福寺也。”上人所植鸭脚,即现存之“老神树”,其确切树龄当为1492年。光绪间《重修官竹寺记》云:“有大树焉,横十围而高杳空冥, 院宇为之肃森,亦可作为补证。”

  “老神树”是郯城银杏栽培历史邈远的最好见证,但绝非“孤家寡人”。沂武河两岸,至今尚在较大区域零星分布着一些古银杏,其中不乏千年以上树龄古树。胜利镇有个自然村叫白果树村,紧傍武河东岸,据老人讲,该村世代相传, 清初建村时就因当地有两株古银杏而命名为白果树村。这两株树1958年被砍伐时,大的一株胸径在3米以上,估计树龄不低于新村老神树。据调查,郯城县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均有栽植, 现存的古银杏可证。这些古银杏的分布与现今银杏栽植区范围基本一致,足以证明郯城银杏的大面积栽培有着久远的历史。同时,这也是郯城银杏古树数量多,分布广的根本原因。

   据考证,中国银杏的初期栽培,主要是用于观赏,次之在于用材。宋代以后将银杏列入果部, 因其稀有,达官贵人亦视为珍贵果品。宋人欧阳修诗云:“绛囊因入贡,银杏贵中州。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原生江南,叶似鸭掌,因名鸭脚。宋初始入贡,改呼银杏,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。” “近时方药亦时用之。其气薄味厚,性涩而收,色白属金。故能人肺经,益肺气,定喘嗽,缩小便。 生捣能浣油腻,则其去痰浊之功,可类推矣。”“嚼浆涂鼻面手足,去(鼾)(黯)齄疱(鼾)(黯) 皴皱及疥癣疳慝阴虱。”正因为宋、元以来,银杏种核——白果进入食品和医药领域,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,才推动了银杏栽培的迅猛发展。

   郭善基主编《中国银杏志》指出,郯城县作为“中国银杏种子产区的较大面积的银杏栽培”,“始于明代”。郯城县自明代成为国内重要的银杏产区以来,白果生产一直是栽培银杏的主要目的。 凡是银杏木材大量应用的时期,往往伴随着银杏大树的砍伐,银杏种子生产陷入低谷,银杏栽培也进入萧条期。清康熙至乾隆年间,由于社会相对稳定,郯城银杏栽培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。由于白果成为外销商品,扩大了市场,需求量大增, 栽植银杏获益颇丰。一些富家大户便开始营建大面积银杏园。如港上镇王桥村王逢辰考取功名后退守田园,建园10余亩+,至其孙辈即发展到80 余亩。一般农户土地少,便在宅前院后空闲地栽植,众多农户竞相栽植,使沂河两岸村庄的银杏林连成一片,蔚为壮观。清光绪年间,庠生张敬蒇诗云:

        出门无所见,满目白果园。

        屈指难尽数,何止株万千!

        根盘黄泉下,冠盖峙云天。

        干粗几合抱,猿猱愁援攀。

        下流遮高树,林荫苔成斑。

        蹼叶和风舞,累籽压枝弯。

        虫豸怯神奇,蝮蜾岂敢沾。

        沧海时多易,古木麻彭年。

        天物假造化,沂涣有奇观!

这首诗表明当时沂河之滨的银杏产业已经形成规模。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。沂河岸边的许多村庄,银杏收益成为众多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,银杏树成为农户的“家业”。人们把银杏树视为传家宝,代代相传,倍加珍惜。郯城民间曾长期流传着“桃三杏四梨五年,无儿不栽白果园”的谚语。从字面上看,是说栽银杏不能短期收益,但人们还是那样热衷于栽植银杏,其原因就在于栽植银杏可以造福后代。由于银杏结果期长,越是大树银杏产量越高,所以人们对银杏大树尤为看重。这也是银杏古树存留多的一个原因。

同国内许多地方一样,郯城县的银杏大多也是存留在寺庙庵观及家庙祠堂旧址。究其原因是佛道宗教观念的影响。相传释迦牟尼在古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山的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而成佛,后佛门弟子为纪念佛祖便在寺庙中普遍种植菩提树。菩提树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植物,在温带和北方寒冷地区难以存活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建寺僧人便使用银杏、蒙椴(小叶椴)、暴马丁香等来代替菩提树。银杏是长寿树种,树体高大雄伟,最能衬托大雄宝殿的壮观;银杏叶洁净素雅,有不受凡尘渍染的宗教意蕴。因此,大多数寺庙都以银杏树代替菩提树,而且多是一雌一雄植于寺院主殿前。道家也视银杏为祥瑞之树。银杏的诸多特点,例如寿命长、不生虫、恬淡等特性与道家的宗教理念颇为契合,故道观亦多有栽植。僧侣们称银杏为“圣树”、“圣果”,唐代僧人释处默并有歌咏杭州“圣果寺”的诗篇传世。僧人道士如此尊崇银杏,注入了虔诚的宗教感情,自然会对他们心目中的圣树百般呵护。再则,宗教圣地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受外界冲击,也使银杏树免受人为伤害,寿命得以延续。

   郯城县内古树中,板栗亦有相当可观的数量。 板栗素有“铁杆庄稼”之称,自古以来被视为上等食品。《礼记》载:“子事父母,妇事舅姑,枣栗饴蜜,以甘之。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称栗子“其仁如老莲肉。”栗子食用,有很高的营养价值。 药用可治疗多种疾病。古药书记载:“栗味甘性温, 入脾胃肾经,有养胃、健脾、强筋、活血、止血之功效。”郯城民间,糖炒栗子、栗子鸡等食品、 菜肴一直受人们喜爱。郯城板栗的大规模栽培也有数百年历史。《乾隆·郯城县志》记载,栗子是郯城主要特产之一。新中国成立前,全县有板栗2万亩,20万株,年产100万千克。沭河沿岸有数十千米的板栗林带。1976年后,郯城县科研人员在总结传统栽培经验的基础上,选育良种,进行幼树嫁接早起丰产实验,获得了亩产205千克的好成绩。郯城板栗有毛栗、油栗两大类,其中“郯城大油栗”色泽油亮,籽粒饱满,肉质松, 糯性强,品味香甜,是闻名海内外的重要出口商品。“盘龙栗”有很好的观赏价值,是珍稀品种。

   县城之东不远处的神舟板栗园,是县内最大的、最古老的板栗园,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。清《乾隆·郯城县志》载:“沭水在郯城境者,其北循山西皆南行。西岸原有石坝,名禹王台,抵御泛滥。明正德中,县令黄琮拆取坝石以瓮城郭,致沭水西决,由城北西会白马河,越沂河直入骆马湖,江南邳宿等邑受沭水之害,而灾剥庐者,惟我郯邑焉。”禹王台大坝自明至清屡次冲决,致使城东坝子、东庄等村沃土变成沙滩。当地农民只好在沙滩上栽植板栗、玫瑰等苗木,渐渐形成了面积达5 000余亩的大栗园。园内栗树以5060年生和1520年生的居多,百年以上的古栗树在5 000株以上,300年以上的古栗树尚有很多株。古栗园奇杆异冠、疏密有序,四季景色各异,实属国内罕见。200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此园命名为“省级森林公园”。

   国槐在县内存留者,多在寺庙祠堂、府第建筑遗址,系出于观赏目的而人工栽植。其中不乏树龄逾千年者。国槐系长寿树种,树形苍健雄伟, 树冠枝条舒展婆娑,深受人们喜爱。县内不少古槐都伴有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或传说,如“敬德打马看古槐”等一直在民间传诵,激发着人们的乡土感情,无形中促使人们对这些古树名木倍加珍惜和护持。

   郯城县古树名木尚有数种,如侧柏、朴树、 麻栎、杉木、池杉、乌桕、广玉兰、木瓜、君迁子等,多为喜爱花木的人艺植,有的是出于个人爱好,有的是以其稀有而从外地引入的,还有的如皂荚,本为县内常见,因其随着社会发展,其利用价值渐渐不为人重视,故而仅存极少的古树, 趋于绝迹了。

手机网站MOBILE
山东润发银杏苗木基地(www.yinxing.net) 版权所有